農場裡的一座天然手工窯灶
自從梓玉生態農場出現一座天然窯灶後,夥伴們似乎更愛動手下廚料理了。
每一次食農教育課程,夥伴們總希望能把學生留下來,不只是聽課,更能一起料理、一起用餐,體會在都市、在家庭、在學校、在日常生活中難以靠近的經驗與感受。
特別是一群志工媽媽們,透過窯灶燒柴所散發的溫度與氛圍,在農場裡,腳下踩著土地,親手採集、清洗、切配、烹調,最後在餐桌上伴隨著笑聲與故事,一起共食,這份交流的情感,久久難以忘懷。
工商社會的缺口
這樣的場景,原本是人類社會再自然不過的日常,如今卻在工商社會裡變得難以想像。
我們的生活、工作甚至休閒,無不講求快速、省時、省工、省事,在效率的背後,卻逐漸失去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與情感交流。
日常的午餐晚餐,多數人只剩下便當快速解決,轉身再匆忙投入課業或工作。這樣的選擇雖然能餵飽身體,卻也悄悄帶走了健康,甚至切斷了與土地、文化、產業的連結。
重新思考「吃」的價值
如果我們能重新思考飲食與土地的關係,從日常的三餐,備餐料理的過程,都能讓我們更有意識地再次貼近土地。
這樣的連結,不只是讓食物回到它的真正味道,更讓人重新感受到「人」的價值與存在。
食農教育的「慢」哲學
食農教育,在某種程度上就是對抗現代社會中「快、簡便、個人、效率」的節奏。
它邀請人們去體驗「慢、等待、陪伴、專注、分享、參與、共創、團體」的美好,並重視過程勝於結果。
與土地重新連結
在這樣的緩慢裡,我們找回了人與土地、人與人之間最深刻的信任與依靠。
與土地重新連結,或許正是當代社會最值得追尋的真實價值~反璞歸真,重新感受身為人的價值感、成就感與滿足感。
好棒!!好期待加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