植未來
「植未來」概念的形成,源自於李法憲自2012年投入農業耕作與推廣以來,觀察到環境生態與消費市場在這十幾年來變化很大,持續在高雄市梓官區的「梓玉生態農場」進行實驗與觀察,並從2022年開始,推出「梓感農村文化節」的年度活動。
「農業的有趣是,當你越投入當中,就愈能夠體會、也愈發能夠找到產業需求,乃至於人生價值。」李法憲選擇農業成為人生志業,也開始對農業經營與永續發展的思考,產生了很奇妙的轉變。
重新定義農業價值
「原本只是想要讓更多人了解認識有機農業,我希望能夠藉由挖掘與重新定義農業價值,讓面臨地球與環境議題挑戰的人類社會,有不同的思考與因應之道。」因此在2024年9月成立了「植未來」網站、並發行電子報,讓更多人理解李法憲想要藉由農業達成的三項終極目標。
植未來的三個目標
種植未來的種子
通過教育、培訓和賦能,幫助年輕人獲得知識、技能和資源,以便他們能夠在未來的發展中發揮關鍵作用。可持續發展
強調環境保護和資源管理的理念,鼓勵大家以一種可持續的方式利用自然資源,為未來的地球保留更多可能性。社會創新與創業
激勵年輕人勇敢探索新方法和新模式,解決社會問題,推動社會進步。
改變從現在開始
我們這一代所面臨到的地球與環境議題挑戰,下一代將會更艱難,因此當代的我輩,更需要堅持並具備勇氣,為下一代的未來努力。
「植未來」背後的概念就在此,希望透過培育青年人才、推廣可持續發展等方式,為未來的社會、環境和經濟奠定良好的基礎。著重的不只在於青年人才的培育,也同樣關注核心理念與推動的方法。
因此誠摯邀請大家按下「訂閱」鍵,一同參與在這個過程,替未來所做的各種努力,我們相信只要有人關心,就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。
植未來提供的內容
過去未來:農業歷史、蔬菜產業、梓官故事
田間情報:農業時事、農場耕作觀察記錄
地方人物:專業職人、地方特色人物採訪故事
農場活動:農業青年培力活動、梓感農村文化節、農場活動、食農教育、演講分享
時令產品:梓官農特產品訊息
聯絡方式
若您對文章內容有想法、建議,或想洽詢合作,歡迎Email至:info@farmthefuture.org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