植未來
Subscribe
Sign in
Home
2025 第四屆梓感農村文化節
About
Latest
Top
Discussions
植未來電子報|第89期【農業轉型的公共路徑】|第一篇 最終章:氣候變遷與農業韌性:在風暴來臨前,建構穩定的生產安全網
極端氣候不只是災害問題,而是生產體系與社會支持網的壓力測試。農業韌性,必須從「災後補救」走向「日常準備」。
Nov 14
•
李法憲
1
【植未來電子報】第88期:食農教育延伸思考:父母該怎麼做?幾個簡單的行動建議
我沒時間下廚,怎麼可能帶小孩學習食農教育?食農教育交給學校和農夫上課即可,我沒時間。真的是這樣嗎?有沒有更容易卻有效的建議?
Nov 7
•
李法憲
October 2025
【植未來電子報】第87期:食農教育的全新思維:一生帶著走的生活智慧
食農教育最美的畫面,不應該是孩子單獨在學校完成學習,而是全家人在餐桌上,一起延續那份來自土地的感動與智慧。
Oct 31
•
李法憲
3
【植未來電子報】第86期:GDP超越南韓,幸福感卻還在缺席?
半導體是護國神山,農業卻是我們生活的基石。
Oct 24
•
李法憲
2
【植未來電子報】第85期:【農業轉型的公共路徑】第4篇:農地制度與糧安的關鍵連結
大家都知道要守住農地,卻始終做不到,問題在哪裡?
Oct 17
•
李法憲
2
【植未來電子報】第84期:走向共生:我所實踐的第三條路
從農場到文化節,農業不只是生產,更是一種公共行動
Oct 10
•
李法憲
2
【植未來電子報】第83期:M 型產業衝擊下的農業經營困境
在「大」與「小」的兩端之間,農業還能不能找到第三條路?
Oct 3
•
李法憲
September 2025
【植未來電子報】第82期:【農業轉型的公共路徑】第3篇(下)補貼制度、國際案例與改革路徑:讓糧食安全定錨在主權這片土地上
補貼不是「補錢」而已,而是把系統每個環節顧好、顧穩。
Sep 26
•
李法憲
2
【植未來電子報】第81期:【農業轉型的公共路徑】第3篇(上)|糧食安全、糧食權利與糧食主權:為什麼「安全感」其實很脆弱
「安全」不是存量數字高低的問題,「保障」不能只是思考進口一途,「糧食主權」才是我們社會真正的底線與發展根基。
Sep 19
•
李法憲
【植未來電子報】第80期:【一顆飯糰,藏著孩子一生的記憶:親子共學的食農教育】
從洗菜、切菜到外食時的一句簡單提問,原來,食農教育就在我們的餐桌上
Sep 12
•
李法憲
1
【植未來電子報】第79期:從窯灶到餐桌:找回飲食與土地的連結
在慢與共食中,重建人與土地、人與人的關係
Sep 5
•
李法憲
7
1
August 2025
【植未來電子報】第78期:【農業轉型的公共路徑】第2篇|農政轉型的關鍵選擇:補貼保護,還是價值重建?
台灣農業補貼制度的侷限與改革路徑
Aug 29
•
李法憲
1
This site requires JavaScript to run correctly. Please
turn on JavaScript
or unblock scripts